熊經 鄭曼青宗師對熊經之問答
問:「熊經為至簡至易之上古妙法,豈止卻病延年,反弱為強而已,進而求自衛,與臻上壽之方垂手可得。」。「進而求自衛」請再示其詳。
答:熊經除強身卻病之外,亦為太極拳之陰,摟膝拗步是太極拳之陽手。余昔年在長沙,任湖南國術館長時,曾一日行至摯友處,未至門口,忽有家犬突擊背後,當時不知何物,未及走化,只順勢一掌,狗未吠而自去,次日登門,友說:「該犬已難張嘴食物」,此即熊經之自衛也。
問:師說:熊經倘能持之以恆,得能運氣百日自其病體與贏軀,必有顯著之進步,一切疑難之症無足慮也,其中「運氣百日」未悉如何?
答:熊經之運氣,乃是練五心相通。五心者,湧泉「腳心」,勞宮「掌心」,與百會「頂心」之合稱,相通即氣機相通而連貫。
(1)腰膂左右捩轉時,腳跗放鬆如綿,腳心貼地,得地氣(按地之力),導引向右掌心,使右掌心在捩轉時,有一種氣機通順之感覺。這種感覺,有熱、脹、麻、痛,甚至癢。
(2)左右捩轉時,捩轉之意境,非憑空旋轉,而是指上下有根的旋轉。故捩轉時,頂心有似有似無的根,必須與掌心腳心相吻合。故須注意虛靈頂勁,尾閭中正神貫頂。
問:熊經師說要領,未提呼吸,應否注意:
答:呼吸為幫助行氣,非煉氣。初習時,應以自然呼吸,以太極之理,靜慢細長,熟練之後,重心移動時,宜吸氣,捩轉時為呼氣。
問:師說熊經僅提為熊之經常之動作,未提手該如何?未悉其然,請再示其詳。
答:妙手之動作,亦為大極拳之理也,太極拳不動手,熊經亦是,習熊經雙手不動,宜虛抱元而守一。元「圓」之古音,守一,乃心與氣相守於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