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
焉知二十載,重上五柳堂。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隨著歲月的增長,功夫也開始增長。年少豈能懂得這中間悲歡。然而我青年時期就認識的師兄們就深懂這個道理,兄弟們都經過師長的離開,拳藝的進步與之間鬆沉,深深銘刻於彼此心茅。參星與商星二顆星辰,它們在星際中此出彼沒,永不相見。青年時的相見,豈能料到日後卻很難相見呢?這其中有人生的宿命也有人生的美好。幸福與圓活之趣其實是剎那間的事,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再是好朋友也有長分別的時候。這是天道使然,誰又拗得過呢,還好這年代有facebook 跟line 。今夜重聚論拳,不覺悲喜交集,心中感情激盪而又有一些急促紊亂,推手如此鬆柔又如此神奇。二十年了,五柳堂陶炳祥大師,鄭子太極拳鬆柔巨擘依照心心相映。
按鄭師爺的“卓絕至理“:憶余初習此拳時。楊澄師每日囑余。要鬆。要鬆。有時又曰。不鬆。不鬆。時或戒之曰。不鬆。便是挨打的架子。極其至。則曰要鬆淨。相繼何止複數千遍。余於兩年內。聞此。甚至覺頭大如斗。自恨愚蠢。抑何至此。一夕忽夢覺兩臂已斷,醒驚試之。恍然悟得鬆境。其兩臂所繫之筋絡。正猶玩具之洋娃娃。手臂關節賴一鬆緊帶之維繫。得以轉捩如意。然其兩臂若不覺已斷。惡得知其鬆也。次日與優於余者較。相顧大為驚異。再三詢問。始知已鬆。其進境不啻有一日千里之感。至今思之。師之期望於余也厚。垂愛也深矣。是以知要言雖不繁。然真能領悟。卻不簡單。
在太極路上的你,鬆淨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