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體弱多病怎麼辦?建議打太極拳!

【鄭子太極拳起肺疾02】余幼虛羸多病,弱冠任北京郁文藝術兩大學教授。

When I was young, I was weak and sickly.at twenty years of age. I taught at Yu Wen University and also at a fine art university in Peking.

鄭曼青(1902—1975)宗師,原名岳,字曼青,自號蓮父,別署玉井山人,又號曼髯,永嘉城區人。晚年勤學不輟,徹夜攻讀,又號夕長樓主、學不厭老兒,一生深得國粹精髓。中國古代讚譽文人,有「三絕」之說,即詩、書、畫三者皆能達到高深境界之謂。而鄭曼青則能以詩、書、畫、醫、拳聞名,晚年被譽爲「五絕老人」。鄭子天資甚高,穎悟過人。幼年失怙,從母張氏習詩書,過目成誦。因體弱多病,常隨母親去藥鋪抓藥。其母通於兒科,每次抓藥均至藥鋪親自動手。鄭曼青日後精擅中醫,家學淵源正得自其母。

九歲時因貪玩,不慎被頹垣磚塊砸中頭部,造成重傷,昏迷一晝夜,幸賴拳師周鳴岐入山採藥救治,臥牀半年而愈。習醫完全是應了「久病成醫」的老話。小時多病,她的母親識得中草藥,便親自抓藥調理,耳濡目染略知醫理。從教後,吃了粉筆灰,患上肺病。後來,又經歷了一次大病,便決定專心學醫。一九三○年,他曾被選爲中國畫展代表,與張大千等人同赴日本爲中國在日畫展審定唐宋元明清各代展出作品。回國後,齒頰流血,大小便不通。吃了醫生給他開的藥後,則大瀉不止,瘦了下來,又施以滋補身體的方劑。結果臥牀十八日,昏沉不醒。這是醫生不知病者體質造成的。病癒後,鄭子不想把自己的生命斷送在庸醫的手上,便發憤研究脈理,潛心學習《脈要》、《脈解》等經典。當時,鄭曼青正執掌中國文藝學院,每有學生患病,便盡心爲診。不到一年時間,「鄭一帖」的美名就在學生間傳開了。後來找鄭曼青診治的親戚朋友越來越多。有天,前清進士濮秋丞身體發熱請他看病,服了半帖藥,次日便起牀了。從此信服鄭曼青的醫術,家人有病都讓他診治。獲此緣分,由濮秋丞引見,日後才得從太極宗師楊澄甫學拳,拜安徽名醫宋幼庵學醫。

虛羸多病如何處理?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提及,曼髯以奄奄一息之贏軀,得習太極拳而再造,逾四十年,未嘗有間!在「太極拳與體育一文更說明打太極拳是人類唯一自強之道太極拳對我們身體的保健功能,更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比擬,隨便什麼拳術,隨便什麼運動都不能比。西方現在運動對於人的健康並無任何補助。只有練太極拳才是人類唯一的自強之道,確是比醫藥都好的一種辦法。任何疾病到要靠醫藥就不行了。鄭子從那麼壞的身體起,這五十年來沒有病過,在座諸位除非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來比,別人還不行呢!起碼牙齒、耳朵、眼睛都比不上,為什麼呢?那就是太極拳的益處。太極拳為什麼有這麼多益處呢?各位想一想,人身是由「氣」和「血」所組成,養氣則氣旺,就能生血,經脈也能夠暢通,這就沒有病了。一切健康人的五臟一直連到頭部、眼睛、耳朵、牙齒,如果氣血經常灌注到各個部門去協調,那會生病,這就是太極拳特有的好處,所以在此地講這個題目,就是希望大家不但要自己的健康好了,還要慢慢的推達及別人的健康;不但是我們自己中國人,還要推及世界各國的人。孔子所以講「有教無類」,所有人類的健康,我們都是一樣的關心。有這麼好的健身法子,我們應該把它推廣開去。

為什麼20歲可以當教授?男子年滿二十歲稱為「弱冠」,1919年民國8年,鄭曼青十餘歲便有詩名,十八歲的鄭曼青到北京,在報章上與名士羅復堪、羅癭公昆仲以詩唱和,成爲莫逆,大詩人羅癭公推薦十九歲鄭曼青執教郁文大學,授詩學,晚清名士羅癭公,是康有為的大弟子,鄭子墨寶曾提及「一語驚人康有為,千秋書法又何奇、若教落筆稱神妙,要至無為鬼不知!南海自謂我眼中有神、腕下有鬼,今為做一轉語耳。」

在清末民初的北京,羅癭公是無人不知的大名士。精書法,善詩詞,喜交遊,樂助人,鄭子擔任詩學教授,並加入「甲子畫會」,而有機會與名家陳半丁、齊白石等相識,討論字畫。在郁文大學時與同校的書畫名家來往密切,相互切磋,如魚得水。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